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,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。今年的9月30日是我國的第八個烈士紀念日,在這個特殊時節(jié),作為黨的事業(yè)傳承人、國家未來建設者,年輕干部不僅要感懷先烈的無私付出,崇敬先烈事跡,更應用好先烈留下的精神財富,從中汲取成才養(yǎng)分,以實際行動深刻踐行先烈精神,用先烈精神照耀個人成長進步之路,筑牢人生前行的“壓艙石”,在革命先烈的影響下譜寫新時代青春篇章。
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。從“威武不能挫其氣”的李大釗到“砍頭不要緊,只要主義真”的夏明翰;從“寧愿犧牲自己也決不暴露目標”的邱少云到“你們可以打斷我的手,殺我的頭,要組織是沒有的”江竹筠……無數革命先烈面對兇狠的敵人、惡劣而殘酷的戰(zhàn)場環(huán)境,以無所畏懼的實際行動,譜寫了一首首驚天地、泣鬼神的雄壯史詩。只有選擇勇敢才會去嘗試,只有去嘗試才能會做,只有會做才能成功。年輕干部作為黨的“新生軍”,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添磚加瓦,不僅要不折不扣地堅定政治信仰,更要發(fā)揚革命先烈們無所畏懼的勇者精神,面對挑戰(zhàn),敢于迎難而上,面對巨浪,敢于逆水行舟,面對強敵,敢于沖鋒亮劍,真正將心中對先烈的崇敬轉化為不竭動力,不畏犧牲地去干、不怕艱難地去拼、不懼挑戰(zhàn)地去爭,真正將先烈精神注入血液、浸入骨髓、融入實踐。
敢于斗爭是我們黨的鮮明品格。縱觀百年黨史,從十四年不屈不撓的浴血斗爭打敗日本侵略者,再到以“鋼少氣多”力克“鋼多氣少”的抗美援朝戰(zhàn)爭,諸多革命英烈用“粉身碎骨渾不怕”的斗爭精神,以錚錚鐵骨戰(zhàn)強敵,為實現民族復興打下了夯實基礎。邁入和平年代,國內經濟、政治、文化、社會等各項領域的風險挑戰(zhàn)無處不在,敵對勢力的明爭暗斗無時不有。為此,年輕干部要確保頭腦清醒,既要秉持革命先烈們在重大斗爭中保持的“亂云飛渡仍從容”的淡定心態(tài),又要筑牢自身敢于斗爭的思想根基,更要借鑒先烈豐富的斗爭經驗,學會選擇合理的斗爭方式,研究實用的斗爭策略,掌握恰當的斗爭“火候”,杜絕“蠻斗”“瞎斗”“濫斗”,力爭在復雜嚴峻的斗爭過程中繼承先烈斗爭經驗,提升見微知著的能力,練就自身過人膽魄、鍛造實用斗爭本領。
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。追憶歷史,從紅軍長征過草地、吃草根、啃樹皮,再到志愿軍用一把雪一口飯?zhí)铒柖亲?,無數革命先烈用自身的“吃苦指數”換來當今萬家百姓的“幸福指數”。人在事上練,刀在石上磨。年輕干部猶如一塊“好鋼”,唯有經過堅硬的“磨刀石”去反復打磨,才能最終成為一把“利刃”,而條件艱苦的基層環(huán)境正是不可多得的“磨刀石”。年輕干部不能光坐在辦公室的“溫室大棚”里坐等苦難“找上門”,更應學習先烈們樂于吃苦、敢于受累的精神,積極嘗試“自找苦吃”,樂于到基層“大熔爐”中“扎根墩苗”,在多經受幾次苦難的洗禮、多遭遇幾次挫折的磨礪后,在摸爬滾打中練就“鐵肩膀”“硬功夫”,從而接好先烈們的傳承棒,把自己鍛造成有能力為群眾做好事、辦實事的好干部。(作者:曾宣翔)